本报萍乡讯记者李桂明摄影报道:一个仅有96户人家的自然村,却有76户人家打铁,各类工矿和农村铁制产品畅销国内,今年6月,这个小山村生产的道钉、马钉等铁制产品还远销到了马来西亚。因为家家户户忙着打铁,大家快快乐乐一起赚钱,所以每天天一亮,打铁声就像一首交响乐在村里热热闹闹响起。27日,记者慕名来到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庙岭村石家冲自然村采访。 76座炉子造就“钉子村” [attach]5594[/attach] 顺着平坦的乡村公路,进入环境秀美的石家冲自然村后,一幢幢2层或3层的楼房呈现在记者眼前。因为家家户户都打铁,所以在这些漂亮的房屋旁边,村民们都盖起了一间低矮的打铁车间。当天10时许,记者来到一个车间门口时,看到车间的墙壁上写着“工矿铁制品加工处(18)”字样,同行的庙岭村支部书记彭方燕介绍,石家冲是庙岭行政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,该村只有96户村民,却有76户从事打铁行业。据悉,这76户每家都有一个打铁的小车间,每个小车间里都建造了一座小型炉子,正是这76座炉子将石家冲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“钉子村”。彭方燕指着墙壁上的字解释,18就是指该户人家是石家冲第18户打铁户。 走进18号打铁车间后,记者看到一名男子正手持铁钳,从炉子里将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放在气压打铁机下,其左脚踩在机器底部的操作板上,气压机上头的铁锤随即不停地锤打通红的铁块,随着男子不停地翻转铁块,几十秒后,铁块便锤打成了长方形铁板。该男子介绍,他目前打制的长方形铁板产品叫夹板,主要用于矿区,作用是铺设轻轨当夹板使用。 多数村民以打铁为生 宋治萍今年66岁,是庙岭村的老村支书,现任工矿铁制品加工合作社负责人。宋治萍是当地有名的老铁匠,也是村里打铁产业的创始人。 宋治萍介绍,上世纪八十年代,因家里穷,他带领弟弟第一个在村里打起了铁。因为萍乡是以煤起家,用于固定矿区轻轨的道钉需求量较大,所以宋治萍兄弟主要打制道钉。宋治萍说,当时全凭人工打制,一天下来只能打制8公斤左右的钉子。不久后,宋治萍在外面看到了气压机打铁,这种机械不但可以提升生产效率,还可节省人力成本,于是宋治萍买了一台气压打铁机,此后一人一天便可打100公斤道钉。因为利润的提高,一些村民开始跟着宋治萍学徒,徒弟出师后,又将手艺传授给其他村民,结果一传十、十传百,不到几年光景,村里80%以上的人都成了以打铁为生的铁匠。 生意好时可日赚百元 现在,庙岭村石家冲的工农铁制产品远销到福建、浙江、湖南等地。据悉,国内一家企业在马来西亚开办煤矿,因为石家冲的钉子远近闻名,所以这家企业便向合作社下了订单。前不久,合作社便将村里生产的工矿铁制产品发往了国外。 宋治萍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,现在的废铁价格是每吨3100元左右,而打制成钉子后,每吨钉子的价格是5600元,其中有2500元的差价。按照每天打100公斤计算,一座炉子每天可以赚到250元的加工费,如果生意好,除去电费、燃料等其他费用,每个铁匠日赚百元不在话下。 因为村里有了这种特色产业,石家冲每户村民的年纯收入高达5万元,村民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,还盖起了新房,不少人还买了高档小车。 成立合作社,统一销售避免乱价 “全村打铁,如果各家各户单打独斗,势必搞垮整个行业。”宋治萍表示,为了避免村民们在价格上互相“残杀”,村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,成立了工矿铁制品加工合作社,调查市场行情,召集打铁户开会,最后形成采销统一制度(即统一采购废铁,统一销售产品),由合作社牵头这项工作。如此,提高了村民收入和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。 |
|到手机版|归巢网-萍乡房产云。在这里60秒看懂萍乡房产、萍乡二手房行情! ( 赣ICP备19011011号-1 )
GMT+8, 2024-11-24 21:10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