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唐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,由知县唐萼主持县城西迁。
关于县城迁萍乡,芦溪人至今仍愤愤不平,他们说,这是萍乡人“耍赖”才造成的。据传,唐萼议迁县时,芦溪人不同意,唐萼就想了个主意,拿两地相等量的土来称,看谁的土重,县城放在土重的地方。芦溪人老实,随地取了一点土。萍乡人“狡猾”,在土里掺了铁砂。结果两种土一称,萍乡的土更重,县城迁至萍乡。
明正德七年(公元1512年)筑土城墙,明万历十二年(公元1584年)建筑砖城墙,城墙长918丈5尺、高1丈、阔9尺。城墙开辟四门,东向称来阳门、南向称达秀门、西向称连湘门、北向称通楚门;并开设小西门,便利民众往来;东南方向加设三道小门,为民众挑水通道称水门;孔庙前又开辟禹门,镌刻门额,设立木栏并种植桃李,寓意桃李天下,以振文风。
清代,多位知县修建城墙,直至同治九年(公元1870年)最后一次修建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为便于老百姓逃难,政府忍痛摧毁城墙,仅余下禹门保存至今。
萍乡城址的迁移,最重要的是加快了萍乡近代化进程。1898年3月22日,萍乡东南6公里处的安源山里,传出了第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声,鸟兽吓得东奔西跑。这声开山炮,不是一般意义的炸山石、或者小煤井的放炮声,而是萍乡近代工业的第一声炮响,从此萍乡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。
硝烟刚刚散去,人们开始工作了,矿长张赞宸、机矿处长李寿铨和洋工程师赖伦来到工地上,赖伦把图纸展开,这里指指、那里点点,说:“这里是东平巷,这儿是西平巷,这儿是六方井,这儿是八方井,这里安放井筒,这是绞车房,这儿建大洗煤台、小洗煤台、电厂、砖厂、土炉、洋炉、制造厂、打风房、火车站、机修厂、总局、总机房……”人们推的推、拉的拉,蚂蚁搬家一般把物资运往安源……9年的风霜雨露,终于在这大山里成就了中国第一大机矿的梦想:煤炭从深山里采出来,经了电机车拖运,经过洗煤台的洗选进入洋炉练成焦炭,装进火车运往汉阳铁厂,火车粗重的吼叫和着工人上下班的汽笛声震荡在安源的天空……从此萍乡不再是不紧不慢的节拍,人们不再跟随在老牛背后踏着老牛脚印蹒跚,萍乡已经进入大工业时代,他们的脚步在与火车竞跑。
萍乡煤矿的兴建,加快了萍乡城市化进程。首先,从安源由一个小山村变成一座近代化都市来看,人口明显增加了。张振初先生在《安源轶事》一文中说:“历史上俗称地小人多的安源,面积仅2平方公里,颇有名气的街道就有7条。民国初年拥有商店数百家,官方称人口达8万,有人戏称为‘小上海’”。
以后随着时代的变革,人口有增有减,但总体在50余万人上下,到1949年共有人口563940人。由此可见萍乡煤矿开办对萍乡城市人口的贡献率有多高。
如今的萍乡,有三县两区,国土面积3823.99平方公里,人口197.47万人(2015年4月),城市面积超过了60平方公里,城市人口60万,已经进入中等城市之列。翘首展望萍城,美不胜收,高楼林立,道路纵横,车如流、人接踵,货物琳琅满目,是赣西一颗瑰丽的明珠。(李小建 邹松林)